 |
|
|
|
|
|
產品名稱: |
師說系列叢書《情緒管理 壓力應對》 |
作者: |
鄭日昌 著 |
出版社: |
機械工業出版社 |
標準書號: |
ISBN 978-7-111-23170-7 |
統一定價: |
25.00元 |
下載: |
電子書下載試看  |
|
|
一、 簡介
現代社會,人們普遍感到壓力越來越大。原因何在?本書作者從心理學角度出發,運用心理學理論和淺顯生動的事例詳細介紹了如何科學地管理情緒,恰當地應對壓力,以譜寫輝煌的人生,建設和諧社會。 |
|
二、前言
當代國人普遍感到壓力越來越大,原因何在?據筆者分析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一是變化快。近30年來,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在一個急劇變化的社會,人們都要去適應它,適應不良就會產生壓力。
二是競爭烈。我國正在實現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,市場經濟的重要特點是競爭,殘酷的優勝劣汰自然會給人們帶來巨大壓力。
三是選擇多。政治越來越民主,社會越來越寬松,給了我們更多選擇的自由,選擇多則沖突多,沖突多則煩惱多,這種選擇沖突也是很大的壓力。
四是欲望高。人的需要是分層次的,低層次的需要滿足了,就會產生更高層次的需要,溫飽問題解決了,精神需要便越來越多,欲望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壓力。
可見,壓力未必是壞事,壓力多是社會進步的另一種表現。
1985年和1986年,筆者在美國訪學期間,從學業、語言到生活,感受到各種各樣的壓力,于是看了不少心理調節方面的書,并選修了相關課程,獲益匪淺。回國后,深感許多人都有此需要,便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在全國各地講授壓力與情緒管理課程,先是對大中學生講,后來擴展到公司雇員及老板、黨政軍干部與官員,聽眾近百萬人。
2007年5月,應中國教育電視臺之邀,做客《師說》節目,主講壓力應對與情緒管理,共錄制了12集,播放之后反響不錯,索購節目光盤者眾多。但光盤使用起來畢竟多有不便,為了滿足更多觀眾的需求,現將其轉錄為文字,結集出版。
在節目播放時,因為時間限制和其他考慮,內容有所刪節,在本書中,我盡量恢復原貌,只在文字上做了少量調整和增刪,但仍保留原汁原味的口語風格,使讀者在閱讀時能產生像聽課一樣的親切感。在第12章“討論與答疑”部分,補充了幾個在各地講課時聽眾經常問到的典型問題。文中專欄為電視臺編者所加。因為書稿是根據口語講授整理的,有些概念和提法可能不夠準確和嚴密,所以在書末附上了我最近幾年寫的同壓力應對與情緒管理相關的3篇文章,供讀者諸君參考。
還需要說明的是,文中涉及多個咨詢案例,為了保護個人隱私,在當事人身份及背景方面做了適當技術處理,請勿牽強附會、簡單對號入座。
最后送各位朋友八個字:
陰陽辯證,內心和諧。
這是筆者自認為的全書精華,就算點睛之筆吧!
是為序。
|
|
三、目 錄
第1 章 壓力與應激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1
壓力促進變化,變化帶來壓力。學
會應對壓力,輕松駕馭工作和生活。
第2 章 情緒與健康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11
人類大部分的疾病都和情緒有關嗎?答案為“是”。
因此我們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。
第3 章 情緒與事業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21
擁有良好的情緒,不僅可以使我們
身心健康,還能使事業成功。
第4 章 宣泄與轉移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31
在彷徨失意的時候,有什么方法可以
讓我們調整心態,從容應對壓力呢?
第5 章 代償與升華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45
成功的路不止一條,一個目標得不到,可以繼續努力,
也應適可而止,可以用另一個目標來代替它。
第6 章 幽默與放松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59
一個得體的小幽默,常常可以化解干戈的場面。
第7 章 脫敏與滿灌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73
過于敏感會導致人的情緒出現問題,該如何
解決這些問題呢?
第8 章 希望與助人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87
良好的希望能使身處逆境、歷經艱難的人,
一樣對未來充滿希望。
第9 章 暗示與安慰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97
無論是領導對下級,家長對孩子,老師對學生,
還是自己對自己,都要多說積極的話,給出
積極的心理暗示。
第10章 理智與認知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109
用理智來駕馭自己的情緒情感,而不要做情緒
情感的俘虜。
第11章 陰陽與辯證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121
萬事萬物皆有陰陽,不能只看一面,要全方位、
多角度、多層次、立體地看,全面地看。
第12章 討論與答疑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139
煩惱是自尋的,快樂是你的選擇。
附錄A 當代知識分子的壓力及應對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149
附錄B 和諧二則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155
附錄C 災難的心理應對與心理援助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165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