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------------沈陽觀眾:金就礪
我看《百家講壇》是從易說三國開始的,后來又看于丹講《論語》,再后來就很少看了原因是《百家講壇》后來的話題我不喜歡,另一方面《師說》進入了我的視野。
說心里話,《百家講壇》目前還是比《師說》名氣大,但是往前走就難說了!
節目好不好看,能不能受歡迎,取決于人們的興趣和節目的作用。清史受歡迎是當年影視制造了氛圍,三國熱是因為易解讀時與市場經濟接軌,于丹的論語是撥動了國人道德滑坡的軟肋,當講太平公主,玉器收藏,包括楊靖宇這類話題,就很難引起關注了,因此《百家講壇》再這樣下去,就會像京劇的模式一樣,能欣賞的人越來越少,改唱現代戲又不倫不類,另起爐灶談何容易啊!
《師說》緊扣時代脈搏,就在百姓現實生活中尋找話題,什么《國學中的管理之道》啊,《邁好創業第一步》啊,《陽光心態十二講》啊,《學會與孩子溝通》啊等等,很對老百姓的胃口,自然會受到歡迎,所以說道路會越走越寬廣!
應了那句話,越是喜歡的,越愛挑他的毛病,目的是希望它更完美!這是我一個門外漢的建議:
一是《師說》也需要包裝。中國教育電視臺播《師說》順理成章,但是,不能忽略的是人們往往認為教育電視臺播的都是學生的,家長的,教育部門事兒,往往這個頻道都不看,不好知道還有個《師說》這樣的節目埋在里面。這就需要加大《師說》欄目的宣傳,讓更多的人知道他。節目可以走上社會,多參與些社會活動,好酒還怕巷子深嘛!
二是時間要調整。晚上11點時間太晚了些,不少人都休息了;特別是下午2點30分那一檔,人們都在外面活動,有誰能撂下手里的事來看呢?還不如放在中午休息時間呢!
三是選題不能定位于少數人。比如:老板怎么當,就不如怎么能當上老板。想當老板的,肯定比已經當上老板的受眾多。健康講座為啥歡迎?男女老少都能看!當年金正昆講禮儀,就是因為老中青都能看,所以火的不得了!有點像超市和專賣店的關系,電視節目和出書不一樣,選題不能搞專賣店。
四是節目要做的活,能不能像同一首歌,把課堂弄到各個城市去,當地媒體肯定能來湊熱鬧。也可搞點贈票,別怕吃點眼前虧,無形資產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后勁大,給企業帶來超乎想象的財富!翟老師現在講的這堂課就活,拿《亮劍》說事兒,跟場上聽眾互動,吸引人,效果好!
這是我的個人觀點,目的沒別的,就是希望《師說》節目抓住機遇,做大作強,成為中國教育電視臺的另一大牌,成為百姓心中又一壇好酒!
順祝所有的編導人員健康快樂!
沈陽觀眾:金就礪
二〇〇八年十月六日
|